中医治疗自汗盗汗的方法包括内治法、外治法和饮食疗法,内治法常用的方剂有桂枝汤、玉屏风散、归脾汤、当归六黄汤等,外治法有用五倍子粉敷脐和煅龙骨粉扑粉,饮食疗法有黄芪羊肉汤和百合粥。
治疗自汗盗汗,中医有妙方。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
1.内治法:
营卫不和:调和营卫,方用桂枝汤。
肺气不足:补益肺气,方用玉屏风散。
心血不足:养心补血,方用归脾汤。
阴虚火旺:滋阴降火,方用当归六黄汤。
2.外治法:
五倍子粉敷脐:取五倍子适量,研为细末,温水调成糊状,敷于脐部,外用胶布固定,每日1次。
煅龙骨粉扑粉:将煅龙骨、煅牡蛎各等份,研为细末,于睡前扑于腋窝、前胸、手足心等部位,每日1次。
3.饮食疗法:
黄芪羊肉汤:黄芪30克,羊肉100克,生姜3片,大枣5枚。将羊肉洗净,切成小块,与黄芪、生姜、大枣一同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煮至羊肉熟烂,加入适量调料即可。适用于自汗恶风、面色恍白、舌淡苔白、脉浮虚者。
百合粥:百合30克,大米100克,冰糖适量。将百合洗净,大米淘洗干净,与冰糖一同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煮至粥熟即可。适用于阴虚盗汗、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者。
需要注意的是,自汗盗汗的治疗应根据具体情况辨证论治,同时,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对于严重的自汗盗汗患者,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