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有潜伏期,平均3至5天,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为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EV71感染可引起更严重的症状,致死原因主要为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手足口病的预防主要是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勤通风,勤晒衣被,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可接种EV71疫苗预防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有潜伏期,一般为2至10天,平均为3至5天。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
手足口病隐性感染率高,显性病人症状一般轻微,如果在流行期间在幼儿园或学校内发现病人,通常可在短时间内引起流行。手足口病的隐性感染者和无症状带毒者为主要传染源,手足口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其次是经呼吸道飞沫传播,除此以外,接触病人或通过被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污染的手、日常用具、衣物等也可引起感染。
手足口病的流行季节为每年的4月至7月,5至7月为高峰期。EV71感染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儿童,重症病例多由EV71感染引起。由于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比其他肠道病毒更为凶险,少数患儿可出现脑炎、脑脊髓炎、脑膜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多由EV71感染引起,致死原因主要为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
手足口病的预防主要是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口腔清洁,勤洗手,避免接触患病儿童。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避免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勤通风,勤晒衣被。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EV71疫苗可用于预防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对EV71感染相关的手足口病的保护率可达97.3%,对EV71感染所致的无菌性脑膜炎、脑干脑炎和急性迟缓性麻痹的保护率分别可达90.6%、100%和100%。接种EV71疫苗的适龄儿童为6月龄至5岁,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对于5岁以上儿童和成人,多数已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相应抗体,一般不需要再接种EV71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