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疫苗不是终身免疫,其保护效力不是终身的,具体持续时间与疫苗种类有关。
手足口疫苗不是终身免疫。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多数患儿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儿可能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损害,引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容易发生死亡。
手足口疫苗是预防手足口病的有效手段之一,目前市面上的手足口疫苗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肠道病毒71型(EV71)灭活疫苗,另一种是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二价灭活疫苗。
肠道病毒71型(EV71)灭活疫苗:只对肠道病毒71型(EV71)有预防作用,可预防由EV71型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和相关疾病,保护效力在90%以上,对EV71相关手足口病的保护效力在95%以上。接种EV71灭活疫苗的适龄儿童为6月龄至5岁,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以便尽早发挥保护作用。对于5岁以上儿童和成人,EV71中和抗体水平下降,感染EV71后手足口病和相关疾病的发生风险较高,因此不推荐接种EV71灭活疫苗。
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二价灭活疫苗:对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均有预防作用,可预防由EV71型和CoxA16型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和相关疾病,保护效力在90%以上。接种EV71和CoxA16二价灭活疫苗的适龄儿童为6月龄至5岁,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以便尽早发挥保护作用。
手足口疫苗的保护效力不是终身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抗体水平会逐渐降低。因此,接种手足口疫苗后,仍需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
此外,手足口病的流行季节为每年的4月至7月,因此在手足口病流行季节前1个月至2个月接种手足口疫苗,可以更好地发挥保护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手足口疫苗接种后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接种部位红肿、疼痛、发热、乏力等,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会自行缓解。如果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
总之,手足口疫苗不是终身免疫,需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健康状况选择合适的疫苗,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接种。同时,还需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