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性骨病是由于甲状旁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血钙升高、骨吸收增强引起的,可引起骨骼疼痛、畸形、骨折等,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预防的关键是早发现、早治疗。
甲状旁腺位于甲状腺左右叶背面,一般有上下两对,外观呈黄白色,形似大豆。其分泌的甲状旁腺素(PTH)具有调节血钙和磷的代谢、维持血钙平衡的作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时,甲状旁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导致血钙升高、血磷降低。如果血钙浓度过高,可导致甲状旁腺激素分泌更多,形成恶性循环,称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当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时,甲状旁腺激素会作用于破骨细胞,导致破骨细胞活性增加,骨吸收增强,从而引起骨质疏松。同时,甲状旁腺激素还会促进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减少尿钙排泄,导致血钙进一步升高。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性骨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骨骼疼痛:多为全身性骨痛,以下腰背部、髋部、肋骨等部位多见,可伴有压痛。疼痛常于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可缓解。
2.骨骼畸形:严重的骨质疏松可导致骨骼畸形,如身高变矮、驼背、胸廓畸形等。
3.骨折:轻微外力即可导致骨折,常见于肋骨、髋部、腕部等部位。
4.皮肤瘙痒:由于血钙升高,可刺激皮肤感觉神经末梢,引起皮肤瘙痒。
5.泌尿系统结石:高血钙可导致尿钙排泄增加,容易形成泌尿系统结石。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性骨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以下几个方面:
1.临床症状:有骨骼疼痛、畸形、骨折等表现。
2.实验室检查:血钙、血磷、甲状旁腺素水平升高。
3.影像学检查:X线、CT、骨密度检查等可发现骨质疏松、骨吸收等改变。
4.定位检查:如甲状旁腺核素扫描、颈部B超、颈部CT等可发现甲状旁腺腺瘤或增生。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性骨病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手术治疗:对于甲状旁腺腺瘤或增生引起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2.药物治疗:包括钙剂、维生素D、双磷酸盐等药物,可缓解骨痛、增加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
3.其他治疗:如放疗、介入治疗等可用于治疗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性骨病引起的疼痛、高钙血症等并发症。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性骨病的预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定期体检:对于有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家族史、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抗癫痫药、锂剂等)、肾功能不全等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甲状旁腺功能检查。
2.合理饮食:避免高钙饮食,如少吃奶制品、豆制品、海鲜等。
3.适当运动:适量运动可增加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
4.积极治疗原发病:如积极治疗甲状腺疾病、肾脏疾病等,可预防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发生。
总之,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性骨病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如果您有骨骼疼痛、畸形、骨折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积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