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可分为化脓性和非化脓性两类,多由感染或变态反应引起,可导致听力下降、面瘫、脑膜炎等并发症,主要症状有耳痛、听力减退、耳鸣、耳内闭塞感等,检查包括耳镜检查、听力检查、CT检查等。其治疗方法包括病因治疗、局部治疗、中医治疗等。预防方面,要积极治疗上呼吸道病灶性疾病,正确擤鼻,游泳时注意耳部防护。
耳炎是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窦及乳突气房)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绝大多数为非特异性安排炎症,尤其好发于儿童。可分为非化脓性及化脓性两大类。非化脓性者包括分泌性中耳炎气压损伤性中耳炎;化脓性者有急性和慢性真是之分特异性炎症太少少见如结核性中耳炎等。常见有分泌性中耳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及胆脂瘤型中耳炎和气压损伤性中耳炎。
1.病因
可因感染或者变态反应引起。
2.症状
耳痛、听力减退、耳鸣、耳内闭塞感。
3.检查
耳镜检查、听力检查、CT检查。
4.诊断
根据症状、耳镜检查、听力检查、CT检查等结果进行诊断。
5.治疗
(1)病因治疗:积极治疗上呼吸道病灶性疾病,如慢性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
(2)局部治疗:鼓膜穿孔前,可用2%石炭酸甘油滴耳,鼓膜穿孔后,可用3%双氧水清洗外耳道脓液后,可选用抗生素点耳液点耳,炎症控制后,穿孔多可自行愈合。
(3)病因治疗:积极治疗上呼吸道病灶性疾病,如慢性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
(4)中医治疗:根据辩证论治的原则,给予中药治疗。
6.危害
可导致听力下降、面瘫、脑膜炎等并发症。
7.预防
(1)积极治疗上呼吸道病灶性疾病,如慢性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
(2)正确擤鼻。
(3)游泳时应加强耳部防护,避免外耳道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