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鼻部受伤后经常流鼻血,可采取按压、冷敷等方法止血,若出血量大或持续时间长或伴有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
儿童伤到鼻子后经常流鼻血,可能是由于鼻腔黏膜受损、血管破裂等原因引起的。如果出血量不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处理;如果出血量较大、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下是一些建议:
1.保持冷静,安抚孩子,让其头部保持垂直,不要后仰,以免血液流入喉咙引起呕吐。
2.捏住鼻翼两侧,持续按压5~10分钟,帮助止血。期间张口呼吸。
3.用冷毛巾或冰袋敷在额头或鼻部,促进血管收缩,减少出血。
4.如果出血停止,可清洁鼻腔后,在鼻内涂抹金霉素眼膏,以保护鼻腔黏膜。
5.及时清理孩子口中的血液,避免误吸。
6.观察孩子的面色、意识、呼吸等情况,若出现异常,应立即就医。
7.若上述方法不能止血,或孩子出现头晕、乏力、心慌等症状,应立即送往医院急诊科就诊。
8.就医后,医生可能会进行鼻内镜检查、血常规等检查,以明确出血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9.治疗期间,要注意让孩子保持鼻腔湿润,避免用力擤鼻、挖鼻等,以免再次损伤鼻腔黏膜。
10.遵医嘱按时用药,定期复查。
儿童的鼻腔黏膜比较薄,血管丰富,且孩子可能会因为好奇或其他原因经常挖鼻,所以容易受伤出血。家长平时要注意教育孩子不要挖鼻,避免鼻部受伤。同时,要关注孩子的鼻部健康,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此外,一些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导致鼻出血,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等,因此,如果孩子经常鼻出血,或伴有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