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等并发症,其传染源为手足口病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飞沫和接触被污染的物品等方式传播。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手足口病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具体来说:
1.手足口病患者:无论是手足口病的显性病例还是隐性病例,都是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显性病例是指已经出现手足口病症状的患者,如皮疹、发热等;隐性病例则是指没有出现症状,但已经感染了肠道病毒的患者。这些患者的粪便、鼻咽分泌物、唾液、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中都含有病毒,可通过密切接触(如接吻、拥抱、共用餐具等)、飞沫(如咳嗽、打喷嚏等)和接触被污染的物品(如玩具、毛巾等)等方式传播病毒。
2.手足口病隐性感染者:这些感染者没有出现手足口病的症状,但他们的粪便、鼻咽分泌物、唾液、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中也含有病毒,同样可以传播病毒。
需要注意的是,手足口病的隐性感染者数量可能比显性病例更多,因此他们在手足口病的传播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此外,手足口病的传染性很强,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家长和儿童都需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以减少感染的机会。如果儿童出现手足口病的症状,应及时就医,并避免上学或参加集体活动,以防止病毒传播给其他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