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后耳朵进水耳内响,可采取单足跳跃法、活动外耳道法等自行排出,也可就医由医生用吸引器或耵聍钩取出,或用药物冲洗治疗。
游泳后耳朵进水耳内响,可能是耵聍(耳屎)被泡胀、外耳道耵聍栓塞或外耳道炎等原因引起。以下是一些建议:
1.单足跳跃法:将进水一侧的耳朵朝下,单脚跳跃,同时用手拉扯耳垂,帮助耵聍向外排出。
2.活动外耳道法:用手轻轻牵拉耳廓,或反复地做张口动作,活动颞颌关节,均可使外耳道皮肤不断上下左右活动,改变耵聍与外耳道壁的接触位置,促使耵聍向外脱落。
3.外耳道清理法:如果耵聍较多或者较硬,无法通过上述方法排出,需要寻求医生的帮助。医生会在耳内镜的直视下,使用吸引器或耵聍钩将耵聍取出。
4.药物治疗:如果外耳道耵聍栓塞合并外耳道炎,医生可能会先使用3%过氧化氢溶液、生理盐水等冲洗外耳道,以清除耵聍和脓液,然后再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5.对因治疗:如果是中耳炎等疾病引起的耳朵进水耳内响,需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游泳时,可以佩戴合适的耳塞,避免水进入外耳道。如果已经进水,可以及时采取上述方法处理。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耳部疼痛、听力下降等不适,应及时就医。此外,儿童的外耳道相对较短且平直,鼓膜又靠近前端,故耵聍栓塞的情况更为多见。家长应特别注意观察孩子的耳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