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L由垂体前叶嗜酸细胞分泌,有促进乳腺发育和泌乳等作用,其分泌受下丘脑催乳素抑制因子和催乳素释放因子调节,呈昼夜节律,测定可用于诊断和鉴别某些疾病。
PRL是垂体泌乳素的缩写,也被称为催乳素。它是由垂体前叶腺嗜酸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
PRL的主要作用是促进乳腺发育和泌乳,在女性中,PRL与卵巢类固醇激素共同作用,促进分娩前乳房导管和腺体的发育。在哺乳期,PRL会使乳腺分泌乳汁,为泌乳做准备。在非哺乳期,PRL水平升高可导致乳腺小叶和导管的发育,引起泌乳。
PRL的分泌受下丘脑催乳素抑制因子和催乳素释放因子的双重调节。多巴胺是催乳素释放因子之一,多巴胺可直接抑制PRL细胞的分泌。此外,下丘脑的其他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等,也可通过影响多巴胺的释放而间接调节PRL的分泌。
PRL的分泌还存在明显的昼夜节律,入睡后1~2小时内达到高峰,清晨清醒前处于低谷。应激、睡眠、运动、低血糖、性交等均可导致PRL分泌增加。
PRL测定可用于诊断和鉴别诊断某些下丘脑-垂体疾病,如泌乳素瘤、垂体柄损伤等。此外,PRL测定还可用于监测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评估女性的生殖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PRL水平的升高可能与多种疾病有关,如垂体腺瘤、甲状腺功能减退、下丘脑病变、药物等。因此,在进行PRL测定时,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其他检查结果等进行综合分析。
总之,PRL是一种重要的激素,对于维持女性的生殖功能和乳腺发育具有重要作用。如果PRL水平异常,需要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