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又称子宫体癌。
其发病与雌激素长期持续刺激子宫内膜有关。如无孕激素拮抗的雌激素长期作用、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绝经延迟等都是可能的危险因素。长期持续的雌激素刺激,可能导致子宫内膜增生,进而增加癌变风险。
早期主要表现为异常子宫出血,包括绝经后出血、月经紊乱等。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阴道排液、下腹疼痛等症状。异常出血是常见的信号,一旦出现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和诊断。
其主要通过妇科检查、超声、分段刮宫、宫腔镜检查及病理活检等明确诊断。这些检查手段可以帮助确定病变的部位、范围和性质,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而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具体方案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身体状况等因素综合确定。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对于早期患者,手术可能达到治愈效果。放疗和化疗则用于术后辅助治疗或晚期患者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