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不好的早期征兆有恶心与呕吐、食欲不振、肝区疼痛、持续疲劳、出血倾向等。
1.恶心与呕吐
肝脏不好时,胆汁分泌受到影响,导致食物消化不良,引发恶心和呕吐。
2.食欲不振
肝脏疾病可能导致患者对油腻食物产生厌恶感,食欲不振。
3.肝区疼痛
肝脏位于右上腹部,当肝脏出现病变时,患者可能会感到该区域隐痛或不适。
4.持续疲劳
肝脏在能量代谢中起关键作用,肝功能受损时,营养物质无法有效转化为能量,导致持续疲劳。
5.出血倾向
肝脏参与凝血因子的合成,肝功能下降时,凝血功能受损,导致牙龈出血、鼻出血等。
如果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怀疑自己存在肝脏不好,可以去医院进行体格检查、肝功能检查、病原学检查等明确诊断,并进行针对性治疗。例如,乙型病毒性肝炎导致肝脏不好,患者可遵医嘱服用恩替卡韦、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以清除病毒感染,促进肝脏恢复。脂肪肝造成的肝脏不好,患者应调整饮食,避免吃肥肉、炸鸡等高脂食物。伴有明显肝功能损害时,可遵医嘱服用甘草酸制剂、水飞蓟素、谷胱甘肽等护肝药物进行治疗。患者平时也要及时戒烟戒酒,适当增加运动量,每天进行半小时左右的有氧运动,比如慢跑、散步等,对于维护肝脏健康也有很好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