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醛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机化合物,当空气中的甲醛浓度超过每立方米0.08毫克时,则会对身体造成多种危害,主要体现在刺激作用、致敏反应、免疫系统影响、神经系统损害、生殖系统危害、致癌风险等方面。
1.刺激作用
甲醛的刺激性比较强,如果处于高浓度的甲醛环境中,则会对人体的皮肤造成刺激,出现红肿、疼痛、瘙痒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皮肤坏死。其次,人体吸入甲醛后,会刺激呼吸的黏膜,引起咳嗽、打喷嚏、流鼻涕、呼吸困难等症状。
2.致敏反应
甲醛具有致敏性,当人体长时间接触或吸入高浓度甲醛时,免疫系统会对甲醛产生过敏反应,释放过敏介质,诱发过敏性皮炎或者哮喘发作。
3.免疫系统影响
甲醛会干扰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影响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功能,如果人体长期接触甲醛会导致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而发生感染。
4.神经系统损害
甲醛具有神经毒性,进入人体后,会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大脑,影响神经元的正常功能,损害神经系统,进而出现头晕、头痛、疲倦、失眠、嗜睡等症状。
5.生殖系统危害
甲醛会对男性和女性的生殖系统造成损伤,影响生育能力,而且,如果孕妇在怀孕期间长期接触甲醛,可能会导致胎儿发育畸形、胎儿生长发育迟缓,甚至停止发育。
6.致癌风险
甲醛存在明确的致癌风险,容易与DNA结合,导致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异常,增加患有鼻咽癌、肺癌等癌症的风险。
甲醛一般存在于建筑材料、家具、装修涂料等产品中,因此,在房子装修后,应保持室内通风良好,以加速甲醛的挥发。若需要处于高浓度的甲醛环境中,要戴好防护口罩。此外,一旦出现疑似甲醛中毒的临床表现,如眼部灼烧感、红肿、流泪、咽部水肿等,应及时就医,寻求医生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