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上有血管瘤即肝血管瘤,这是最常见的原发于肝脏的良性肿瘤。肝血管瘤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随访观察、药物治疗、动脉栓塞治疗、射频消融治疗以及手术治疗。
1.随访观察
通常对于小于5cm的肝血管瘤,如果其进展缓慢,并且没有相关症状和不适,一般是不需要进行治疗的。在确诊后,可每隔6至12个月进行超声检查,以观察其变化情况。
2.药物治疗
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应用一些靶向药物来进行治疗,在一定程度上能使肝血管瘤的体积减小。较为常见的药物主要有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贝伐珠单抗注射液等。但需注意,药物的使用必须在医生严格指导下进行,切不可盲目自行用药。用药期间若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需及时停药,并尽快就医治疗。
3.动脉栓塞治疗
就是选择通向肝血管瘤的供血动脉血管,利用栓塞剂将供血动脉阻塞,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所用栓塞剂一般为平阳霉素超液态碘油合剂或辅助明胶海绵(条或颗粒)。在实施肝动脉栓塞疗法后,部分患者会出现腹痛、高热、恶心等并发症。由于栓塞剂对正常肝细胞、胆小管存在损伤作用,有的患者还可能出现肝脓肿、肝坏死等严重并发症。
4.射频消融治疗
射频消融治疗是借鉴用于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手段,将多电极射频针刺入血管瘤病灶,通过射频波能量产生的高温使血管瘤凝固坏死、机化吸收,以此实现治疗肝血管瘤的目的。
5.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不仅有传统的开腹手术,还可以通过腹腔镜进行,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低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