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椎骨骨折可能是外伤性损伤、骨质疏松症、骨裂、病理性压缩性骨折、继发性骨髓纤维化等原因引起的,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训练等。
一.原因
1.外伤性损伤尾椎作为身体的退化结构,本身的骨强度较低,且距离表皮较近,皮下组织相对较薄,如果不慎跌倒或外力导致屁股正后方着地,容易发生骨折。
2.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代谢性骨骼疾病,特征是骨量减少、骨微结构退变,使骨脆性增加,患者容易出现骨折,尤其是脊柱部位,包括尾椎。
3.骨裂骨裂后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恰当的治疗,可能导致畸形愈合,影响尾椎的功能恢复。
4.病理性压缩性骨折由肿瘤或其他疾病引起的尾椎骨强度下降,进而发生骨折。
5.继发性骨髓纤维化继发性骨髓纤维化是一种罕见的血液系统疾病,可能会导致尾椎骨硬化和脆弱,伴随尾椎骨骨折。
二.治疗
1.一般治疗包括牵引复位、手法复位等,适用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卧床休养,避免早期活动,以促进病情恢复。
2.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布洛芬、吲哚美辛等,用于缓解轻到中度疼痛;钙及促钙吸收类药,如碳酸钙D3、骨化三醇软胶囊、葡萄糖酸钙等,可以补充钙质和促进钙吸收,加速骨折部位修复。
3.手术治疗如果患者属于保守治疗无效的骶尾骨骨折,可进行T型钢板加植骨治疗,恢复骨的完整性。
4.康复训练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功能锻炼,如盆底肌收缩运动,以促进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