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结痂了感觉热热的,可能是正常反应,也可能与伤口继发感染有关,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对应治疗。
1.正常反应
皮肤受伤后,伤及表皮层的游离神经末梢以及真皮层的毛细血管,当伤口开始结痂,游离神经末梢以及毛细血管会自行修复,伤口伴有热热的感觉,其表明伤口在愈合,属于正常反应,若无其他不良反应,如红肿、疼痛等,无需特殊处理。
2.伤口感染
其与细菌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大肠埃希菌等;真菌感染,如曲霉菌、白假丝酵母菌等;病毒感染,如肝炎病毒、艾滋病毒等因素有关。其表现为伤口皮肤发红、发热、肿胀、疼痛等。感染严重时可出现伤口皮温升高、脓肿、黄色或蓝绿色脓性粘液、异味、发热、畏寒、脉搏快等。
此时需要在医生的操作下使用无菌生理盐水、双氧水等药液清创伤口,去除坏死的组织及血痂。若有脓液,需进行负压吸引出脓液,促进肉芽组织生长。给予伤口局部外用辅料,如水胶体敷料、阴离子敷料等。还可以给予物理治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消退,如红外线辐射治疗、超短波治疗等。其次,需要给予抗生素药物治疗,如万古霉素、甲硝唑、氟康唑等来帮助缓解病情。必要时进行脓肿切开术,排出脓液,改善伤口不良症状。日常生活中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涂药、消毒等,避免碰水,避免挤压伤口等。多吃些富含蛋白质及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牛奶、鸡蛋、牛肉、鸡肉等。伤口脓肿严重时需要注意是否并发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等疾病,若出现面色苍白、低血压、意识模糊等,需立即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