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动过缓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指的是心脏的窦房结发放的冲动频率减慢,导致心跳每分钟小于60次。
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是指心脏在窦房结的指挥下正常跳动,但其频率低于每分钟60次的现象。这种情况在心电图检查中较为常见,可分为生理性与病理性两类。
生理性窦性心动过缓多见于运动员、体力劳动者以及老年人。运动员和体力劳动者由于长期运动锻炼,心脏储备功能增强,心率相对较低,足以满足身体需求,因此无需特殊治疗。老年人在睡眠时也可能出现窦性心动过缓,这通常与窦房结功能逐渐减退有关,也属于正常生理现象。
病理性窦性心动过缓则可能由多种疾病引起,如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的心肌缺血、甲状腺功能减退、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这些疾病可能影响窦房结的功能,导致心率减慢。病理性窦性心动过缓可能伴随头晕、胸闷、气促、疲乏等症状,需要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窦性心动过缓的患者应定期监测心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适量运动、规律作息、均衡饮食等。如有疑虑或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以便医生根据病因和症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有效控制窦性心动过缓的发展,保障心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