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感冒后,家长需要特别关注和护理,包括观察病情、保持水分摄入、注意饮食、注意休息、避免传染、按医嘱用药、避免捂汗、注意体温等。
1、观察病情
密切观察孩子的症状,如体温、咳嗽、流涕、喉咙痛等是否加重,以及是否出现其他异常症状。如果症状持续不减或者加重,应及时就医。
2、保持水分摄入
感冒时,孩子可能会因为发热而导致体内水分流失,因此要确保他们摄入足够的水分,可以多喝水或饮用适量的果汁、盐水等。
3、注意饮食
给予孩子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米粥、面条、鸡肉、鱼肉等。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过甜或过咸的食物。
4、注意休息
孩子感冒后需要充足的休息,以帮助身体恢复。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创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
5、避免传染
感冒是通过飞沫传播的,因此要注意让孩子多休息,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以减少传染的机会。经常洗手,保持手部清洁卫生。
6、按医嘱用药
如果医生开了药物,要按照医嘱正确使用药物。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7、避免捂汗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感冒了要多穿衣服、多盖被子捂汗,但这样反而不利于散热,容易导致体温过高。应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减衣物。
8、注意体温
使用体温计定期测量孩子的体温,如果体温超过38.5℃,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退烧药。同时,要注意给孩子散热,如松解衣物、用温水擦拭身体等。
感冒可能会引发一些并发症,如中耳炎、肺炎等。如果孩子出现相关症状,如耳朵疼痛、呼吸急促、咳嗽加重等,应及时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