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疫苗不是管终生的,其保护效果可持续数年至数十年不等,一般建议接种5~6年后加强接种,高危人群可每3~5年加强接种。
一般来说,接种乙肝疫苗后,体内可产生乙肝表面抗体(抗-HBs),这是一种保护性抗体,能够中和乙肝病毒,从而预防感染。抗-HBs的水平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具体下降速度因人而异。
研究表明,乙肝疫苗的保护效果可持续数年至数十年不等。大多数人在接种乙肝疫苗后,抗-HBs水平可维持10年以上。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抗-HBs水平可能会逐渐下降,从而降低对乙肝病毒的保护作用。
因此,一般建议接种乙肝疫苗后5~6年进行乙肝五项定量检查,若抗-HBs<10mIU/ml,需要加强接种乙肝疫苗。对于高危人群,如乙肝病毒感染者的家庭成员、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或体液的人员等,可每3~5年进行乙肝五项定量检查,若抗-HBs<10mIU/ml,需要加强接种乙肝疫苗。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乙肝疫苗的保护效果并非100%,即使接种了乙肝疫苗,仍有少数人可能会感染乙肝病毒。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避免与乙肝病毒感染者的密切接触,如共用牙刷、剃须刀等,同时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感染乙肝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