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衰指的是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心力衰竭的处理原则以及临床处理包括稳定患者病情、控制液体平衡、纠正心律失常等。
1.稳定患者病情
确保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包括呼吸、心率、血压等。对于存在呼吸困难、咳嗽、气促等症状的患者,应给予纯氧吸入以提供足够的氧气,并让患者取半卧位或端坐位,保持双下肢下垂,以减少回心血流量。
2.控制液体平衡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往往因心脏泵血能力减退而导致体液潴留,需控制患者的液体摄入量,并限制盐分的摄入。对于出现水肿等症状的患者,可遵医嘱给予托拉塞米注射液、呋塞米注射液、布美他尼注射液利尿剂以促进尿液排出,减轻心脏负担。
3.纠正心律失常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常伴有心律失常,这些心律失常可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因此需进行有效的心律调控。针对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可通过电复律来纠正。
急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立即就医,以便尽早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