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胃病包括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食管反流病、胃癌等。
1.胃炎
胃炎可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急性胃炎主要由药物、应激、乙醇等因素引起,表现为上腹不适、疼痛、厌食和恶心等症状。慢性胃炎则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自身免疫异常等因素导致,患者多有中上腹不适、饱胀、钝痛、烧灼痛等症状,也可能出现食欲不振、嗳气、泛酸、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
2.胃溃疡
胃溃疡主要与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也与黏膜屏障被破坏有关。患者多表现为慢性病程、周期性发作、节律性上腹痛,疼痛多在餐后1小时内出现,经1~2小时后逐渐缓解,直至下餐进食后再重复上述节律。部分患者可能没有症状,或以出血、穿孔等并发症为首发症状。
3.十二指肠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与胃溃疡类似,也是由于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作用,以及黏膜屏障被破坏所致。其疼痛多在空腹时发生,尤以夜间痛和饥饿痛较为明显,进食后可缓解。
4.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病是由于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的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患者可出现烧心、反流、胸痛、上腹痛、上腹烧灼感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食管狭窄等并发症。
5.胃癌
胃癌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早期多无明显症状,少数患者可有消化不良、上腹隐痛、嗳气等不典型症状。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出现上腹痛、食欲减退、消瘦、乏力、贫血等症状,晚期还可能出现幽门梗阻、上消化道出血、穿孔等并发症。
需要注意的是,胃病的症状和病因较为复杂,有时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如胃镜、幽门螺杆菌检测等,以明确诊断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