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需注意药物治疗、饮食调整、适量运动、定期测量血压、避免情绪波动、注意保暖、定期体检等。
1.药物治疗
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物,以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内。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服药,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
2.饮食调整
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多吃蔬菜、水果、粗粮、鱼类、豆类等富含钾、钙、膳食纤维的食物,少吃动物内脏、油炸食品、腌制食品等。控制体重,避免肥胖。戒烟限酒。
3.适量运动
适当的运动可以降低血压,提高心肺功能,增强体质。患者可选择散步、慢跑、游泳、太极拳等有氧运动,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运动时应注意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
4.定期测量血压
高血压患者应定期测量血压,了解自己的血压变化情况。可以在家里自测血压,也可以去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测量。测量血压前应休息5-10分钟,保持心情放松。
5.避免情绪波动
高血压患者应避免紧张、焦虑、愤怒、兴奋等情绪波动,保持心情舒畅。生活要有规律,避免熬夜、过度劳累。
6.注意保暖
寒冷天气应注意保暖,避免血压波动。夏天避免长时间吹空调或电风扇。
7.定期体检
高血压患者应定期进行体检,检查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功能,及时发现并治疗并发症。
高血压患者应注意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