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纤维蛋白性心包炎是心包脏层和壁层的急性炎症,可以由感染、自身免疫、物理或化学因素等引起。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和心包摩擦音。
1.病因
感染:如病毒、细菌、真菌等感染。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
物理因素:如外伤、放射性损伤等。
化学因素:如药物、毒素等。
2.临床表现
胸痛:是急性纤维蛋白性心包炎的主要症状,多位于心前区,可放射至颈部、左肩、左臂等部位,呈锐痛或刺痛,深呼吸、咳嗽、卧位时加重,坐位或前倾位时减轻。
呼吸困难:是心包积液的主要症状,轻者仅在活动时出现,重者在休息时也有呼吸困难,甚至出现端坐呼吸。
心包摩擦音:是急性纤维蛋白性心包炎的特异性体征,多在胸骨左缘第3、4肋间闻及,呈搔抓样、粗糙的高频音,可持续数小时至数天,当积液增多时,心包摩擦音消失。
3.检查
心电图:可出现ST段抬高,T波倒置,QRS波群低电压等改变。
X线检查:心影普遍增大,呈烧瓶状。
超声心动图:可显示心包积液的量和部位。
心包穿刺:可抽取心包积液进行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因和诊断。
4.治疗
病因治疗: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抗感染、免疫抑制、抗心律失常等。
对症治疗:包括休息、吸氧、止痛等。
心包穿刺抽液或引流:适用于大量心包积液导致呼吸困难明显者。
心包切除术: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心包缩窄者。
5.预后
大多数急性纤维蛋白性心包炎患者经过适当治疗后可痊愈,但少数患者可发展为缩窄性心包炎。
有心脏基础疾病、免疫功能低下者预后较差。
总之,急性纤维蛋白性心包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