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高医学上称为舒张压高,是高血压的一种类型。舒张压高的原因较复杂,主要与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心率增快、大动脉弹性减退等因素有关。
1.外周血管阻力增加:
不良生活方式:如高盐饮食、过量饮酒、久坐不动、长期压力过大等,可导致外周血管阻力增加,从而引起舒张压升高。
肥胖:过多的脂肪堆积在腹部和躯干部位,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导致舒张压升高。
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会导致血糖升高,同时也会引起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导致舒张压升高。
肾脏疾病:如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等,可导致肾脏排泄水钠功能障碍,引起水钠潴留,增加血容量,导致舒张压升高。
内分泌疾病: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等,可导致体内激素水平异常,引起血管收缩,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导致舒张压升高。
2.心率增快:
情绪激动:紧张、焦虑、愤怒等情绪激动时,心率会增快,从而导致舒张压升高。
运动:剧烈运动时,心率会增快,从而导致舒张压升高。
药物:如肾上腺素、麻黄碱等药物,可兴奋心脏,导致心率增快,从而引起舒张压升高。
3.大动脉弹性减退:
年龄增长: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动脉的弹性会逐渐减退,血管壁的顺应性下降,导致舒张压升高。
其他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等,可导致大动脉弹性减退,从而引起舒张压升高。
舒张压高的危害与收缩压高相似,可增加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负担,长期舒张压高还可导致左心室肥厚、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因此,一旦发现舒张压高,应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对于舒张压高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改善生活方式: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情舒畅等。
2.调整饮食:减少盐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避免高糖、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
3.控制体重:保持理想的体重,避免肥胖。
4.心理调节: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紧张、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
5.药物治疗:如果生活方式调整和饮食控制不能有效降低舒张压,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降压药物,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
需要注意的是,降压药物的使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严格按照医嘱用药,避免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此外,对于老年人、糖尿病患者、肾脏疾病患者等特殊人群,舒张压的控制目标可能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总之,舒张压高是一种常见的高血压类型,需要引起重视。通过改善生活方式、调整饮食、控制体重、心理调节等措施,可有效降低舒张压。如果舒张压高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