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八项检查主要包括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总胆红素、白蛋白、总蛋白、胆碱酯酶等指标,对肝脏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但单项指标升高不一定是疾病引起的,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其他检查结果等综合判断。
肝功能八项检查是通过各种生化试验方法检测与肝脏功能代谢有关的各项指标、以反映肝脏功能基本状况的检查。肝功能八项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谷丙转氨酶(ALT)
AL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浆内,细胞内浓度高于血清中1000-3000倍。只要有1%的肝细胞被破坏,就可以使血清酶增高一倍。因此,ALT是诊断肝细胞实质损害的灵敏度最高的指标。
2.谷草转氨酶(AST)
AST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组织、器官中,心肌细胞中含量最高,其次为肝脏,血清中含量为3-40倍。AST升高的程度与肝细胞受损的程度相一致,但并不是AST升高就是肝功能损害。
3.碱性磷酸酶(ALP)
ALP主要来源于肝脏和骨骼,由胆道排泄。ALP升高常见于胆道梗阻、原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胆汁淤积性肝炎等。
4.γ-谷氨酰转肽酶(GGT)
GGT主要存在于肾脏、肝脏和胰腺等组织中,在肝内主要存在于肝细胞浆和肝内胆管上皮中。GGT对肝胆疾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5.总胆红素(TBil)
TBil包括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TBil升高提示黄疸,即胆红素代谢异常。
6.白蛋白(ALB)
ALB是反映肝脏合成功能的指标。
7.总蛋白(TP)
TP包括白蛋白和球蛋白,TP降低提示营养不良或消耗性疾病,TP升高提示肝脏疾病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蛋白合成增加。
8.胆碱酯酶(CHE)
CHE是反映肝脏合成功能的指标,CHE降低提示肝脏合成功能下降。
肝功能八项检查对肝脏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但单项指标升高并不一定能确诊某种疾病,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其他检查结果等综合判断。此外,孕妇、老年人、长期饮酒者、肥胖者等人群可能会出现肝功能异常,但不一定是疾病引起的,需要进一步检查或观察。
总之,肝功能八项检查是一种常用的检查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检查结果并不能完全代表肝脏的功能,还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其他检查结果等进行综合判断。如果对检查结果有疑问,建议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