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大多数患儿即便未经治疗也可痊愈,但及早进行规范治疗可缩短病程、避免形成并发症。
目前临床治疗川崎病以控制全身血管炎症、减少冠脉损伤、预防并发症为主,具体方法包括使用阿司匹林、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耐药者给予糖皮质激素、液体支持、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等。
大多数患儿经规范治疗后恢复较好,较少出现并发症,但也有部分患儿可多次复发,而且有可能会合并冠状动脉扩张、心肌缺血、心肌损伤、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甚至有可能形成中小冠状动脉瘤。
川崎病是一种好发于5岁以下婴幼儿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可发生严重心血管并发症,威胁生命健康。部分川崎病宝宝在恢复期可能出现冠状动脉扩张或动脉瘤等问题,家长应密切观察其症状,如有异常及时就医。以下是川崎病恢复期可能出现的症状:1.心血管症状:冠状动脉扩张:这是
川崎病对成年后的影响主要包括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和其他长期健康问题,患儿成年后应定期进行心血管检查,采取预防措施,以保障心血管健康。川崎病是一种好发于儿童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部分川崎病患儿可发生冠状动脉瘤,这是川崎病最严重的危害,也是成年后发生缺血性心脏病和
川崎病的诊断主要基于发热5天以上,伴以下5项中的4项,或发热5天以上伴2项,结合实验室检查、心脏超声等综合判断。1.发热持续5天以上,使用抗生素治疗无效。2.四肢变化:手掌和足底充血、潮红,恢复期蜕皮;四肢多形性红斑,但无水疱或结痂。3.口腔及黏膜改变:口腔黏膜充血,
川崎病的禁忌主要包括阿司匹林、免疫球蛋白、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的使用禁忌,饮食、活动等方面的禁忌,以及感染、定期复查、注意观察等方面的注意事项。1.阿司匹林使用禁忌:阿司匹林是治疗川崎病的常用药物,但有以下情况需禁用或慎用:对阿司匹林过敏者禁用。有阿司匹林相关性
川崎病的确诊主要基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和冠状动脉造影等方面,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对症治疗,需定期复查。1.临床表现:川崎病的临床表现多样,但主要包括以下特征:持续发热5天以上,使用抗生素治疗无效。四肢变化:手掌和足底红肿,恢复期出现蜕皮;四肢出
川崎病复发的症状可能与初次发作相似,也可能有所不同,如发热、皮疹、黏膜炎症、淋巴结肿大、眼球结合膜充血、手足硬性水肿、心血管症状等,具体症状因人而异。1.发热:发热是川崎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复发时可能会再次出现高热,体温通常超过38℃。2.皮疹:皮肤出疹是川崎病
川崎病的全称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变为主要病理的急性发热出疹性小儿疾病。以下是川崎病的治疗方案:1.阿司匹林:是治疗川崎病的首选药物,具有抗炎和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可以缓解发热、皮疹等症状,预防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剂量:每日30-50mg/kg,分
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性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小儿疾病,好发于5岁以下的儿童,男孩多于女孩。如果能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川崎病是可以治好的。以下是关于川崎病治疗的一些信息:1.一般治疗:急性期:患者需要卧床休息,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摩擦和感染。饮食:给予
川崎病好发于5岁以下婴幼儿,男孩多于女孩,及时治疗可完全恢复,否则可能遗留心血管系统损害等后遗症。其诊断依据主要包括发热及5项症状中的4项,治疗主要用丙种球蛋白和阿司匹林,可能有冠状动脉瘤等并发症,需定期随访。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性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
小儿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性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小儿疾病,高发年龄为5岁以下的孩子,男多于女,成人及3个月以下的婴儿少见。如果孩子出现以下症状,家长需要警惕,及时带孩子就医,以免延误病情。1.发热:这是小儿川崎病最常见的症状,体温通常会超过38℃,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