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脑小血管病诱发痴呆

方丽波 2025-07-15 03:18:05 4

  在日常生活中,您经常会出现头晕、头痛、视物不清、言语不利、肢体麻木、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认知功能下降、抑郁、焦虑不安等症状吗?这些不典型症状轻微且短暂,如未进行全面临床检查极易被忽视及临床误诊,极有可能就是患有脑小血管病。具有上述症状的患者到医院进行影像学检查,其诊断报告上常出现腔隙性缺血灶、皮层下小梗死、脑白质病变、血管周围间隙、脑微出血及脑萎缩等名称,这便初步诊断您患有脑小血管病。  脑小血管病是指由于各种病因影响脑内小动脉、微动脉、毛细血管、微静脉和小静脉所导致的一系列临床、影像、病理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腔隙性脑梗死、脑出血、脑白质病变、脑微出血等,也包括影像学报告中提到的血管间隙扩大、脑萎缩。脑小血管病是临床常见的脑部血管疾病,它常隐匿起病、缓慢发展,部分患者可急性发作。该病临床症状复杂,容易造成诊断和治疗上的失误。  近年来,随着神经影像学的快速发展,医生对脑小血管病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水平显著提高,大量脑小血管病被识别和发现,诊断率明显提升。随着我国人口加速老龄化和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高发,脑小血管病发病率不断升高。在众多脑小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中,年龄和高血压是最为明确的危险因素,糖尿病、吸烟、酗酒、高胆固醇血症、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等也是危险因素。  我国脑小血管病变所引起的腔隙性梗死占缺血性脑卒中的25%至50%,而脑出血占所有类型脑卒中的25%,显著高于西方国家。脑小血管病的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医学研究表明,在60至70岁的人群中,87%存在皮质下白质改变,68%存在脑室周围白质改变;而在80至90岁的人群中,100%存在皮质下白质改变,95%存在脑室周围白质病变。脑微出血在45至50岁的人群中发生率约为6%,而在80岁以上人群中可达到36%,这是非常庞大的疾病群体。  脑小血管病患者主要临床表现是什么呢?  脑小血管病患者会出现小卒中,常见为腔隙综合征,包括纯运动性偏瘫、纯感觉性卒中、感觉运动性卒中、共济失调性轻偏瘫及构音障碍手笨拙综合征。脑小血管病是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患者容易出现情感、行为和人格障碍,表现为淡漠、激惹及血管性抑郁。脑小血管病患者易出现步态异常、易跌倒及排尿异常。在临床上,这类疾病患者常见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经常表现为步态障碍、跌倒、动作缓慢、碎步、步基增宽,无明显震颤及强直。第六届世界卒中联合大会发布的《世界卒中日宣言》指出,亚临床(无症状)小卒中是临床卒中的5倍。因此,识别、预防和治疗脑小血管病及血管性认知障碍是很重要的临床工作。  脑小血管病与认知障碍密切相关  医学研究表明,中重度脑白质病变可使精神运动迟滞、注意力不集中、执行能力和整体认知功能下降;大脑放射冠及半卵圆中心的腔隙性脑梗导致执行功能受损;基底节脑梗塞导致语言流畅性、信息处理速度、注意力和执行功能损害;丘脑梗塞使记忆力、注意力、信息处理速度、整体认知功能和执行功能下降。脑微出血可能也是痴呆的危险因素之一,影响执行功能、语言、抽象概括等不同认知领域的功能。所谓执行功能障碍即指患者不能做出计划,不能进行创新性工作,不能进行自我调整,不能对多件事进行统筹安排。脑小血管病导致认知障碍发病率最高,约50%的血管性认知障碍因脑小血管病所致,而且认知障碍随着脑小血管病的进展而逐渐加重。  脑小血管病导致的认知障碍最终发展为痴呆,不仅给患者造成身心损害,也给社会、家庭成员带来沉重负担。  如何做好脑小血管病引起的认知障碍防治?  早期预防、早期治疗对广大患者尤为重要。预防的首要任务就是控制引起脑小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酗酒、高胆固醇血症、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避免脑小血管病的发生发展进而延迟或阻止痴呆的发生。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方法主要是使用胆碱酯酶抑制剂、NMDA拮抗剂及脑代谢改善药,常用药有多奈哌齐、美金刚及吡拉西坦脑复康等;非药物治疗方法包括饮食、认知康复及体力活动等。脑小血管病患者在饮食上应多吃健脑、高蛋白、高纤维素、低胆固醇、低脂、低盐、低糖的食物。认知康复包括记忆训练、智能训练、生活能力训练等。只有通过早期干预、早期管理,才能让脑小血管病患者远离认知功能损害及痴呆。

点赞
相关资源

先天性心血管病有哪些症状 2025-07-15

先天性心血管病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类,其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畸形的大小和复杂程度。轻者可无症状,查体时发现;重者可有活动后呼吸困难、发绀、晕厥等,年长儿可有生长发育迟缓。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病的症状。1.房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是常见的先天性心


脑梗塞后遗症血管病怎么办 2025-07-15

脑梗塞后遗症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康复治疗、控制危险因素、手术治疗和定期复查等,综合治疗和预防是关键。1.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改善脑循环药物等,以预防血栓形成、改善脑血液循环。2.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等,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


脚上量血压早知血管病 2025-07-15

在家正确量血压,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血管疾病。1.血压与血管疾病的关系:血压是评估血管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长期高血压会增加血管壁的压力,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管粥样硬化等问题,进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2.在家量血压的方法:使用合适的血压计,在安静、放松的状态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血管病严重吗 2025-07-15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血管病较为严重。首先,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病变不仅累及冠状动脉,还可累及其他部位的血管,如颈动脉、下肢动脉等。其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血管病会使患者发生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显著增加。再者,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病变往往更难治疗


梅毒性心血管病会有什么并发症 2025-07-15

梅毒性心血管病的并发症有心绞痛、心力衰竭、主动脉等。1、心绞痛梅毒性心血管病可能会导致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使患者出现心绞痛症状,表现为胸痛、胸闷、心悸等。2、心力衰竭由于心脏瓣膜受损或心肌病变,患者可能出现心力衰竭,表现为呼吸困难、水肿、乏力等。3、主动脉瘤


梅毒性心血管病有什么症状 2025-07-15

梅毒性心血管病包括单纯性梅毒性主动脉炎、梅毒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梅毒性主动脉瘤等,疾病类型不同,临床表现也会有所不同。1、单纯性梅毒性主动脉炎大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胸骨后不适或者钝痛感,也有部分患者会在进行检查时会发现升主动脉出现线条状钙化。


梅毒性心血管病有什么症状 2025-07-15

梅毒性心血管病包括单纯性梅毒性主动脉炎、梅毒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梅毒性主动脉瘤等,疾病类型不同,临床表现也会有所不同。1、单纯性梅毒性主动脉炎大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胸骨后不适或者钝痛感,也有部分患者会在进行检查时会发现升主动脉出现线条状钙化。


梅毒性心血管病的治疗 2025-07-15

梅毒性心血管病的治疗包括对因治疗、对症治疗、营养支持、行为和生活方式调整等。1、对因治疗梅毒性心血管病患者确诊后,应立即采用头孢唑肟、头孢克肟、苄星青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等抗生素进行治疗,控制感染和炎症发展。2、对症治疗梅毒性心血管病引起的心律失常,也可以给


冬天心脑血管病高发为什么 2025-07-15

冬天心脑血管病高发可能与周围温度下降、饮食不当、运动减少等因素有关,具体情况如下:1、周围温度下降冬天周围温度下降,人体受到寒冷刺激,可导致血管收缩,容易使血液对血管壁压力升高,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病。2、饮食不当冬天相对于其他几个季节而言,应季蔬菜和水果相对较


得了血管病焦虑怎么办 2025-07-15

脑血管病一定会给人带来焦虑的,因为人体在得血管病之前,功能是完全正常的,可以自由说话、活动,肢体一点都不受影响,意识、认知都是好的,得了血管病以后可能会不能说话或者半身不遂,肢体想动动不了了,所以这样的结局是一定会让人产生焦虑,因为想动动不了,心情非常着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