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检查对胆囊结石有什么临床价值

王俊娥 2025-07-24 00:02:32 3

  超声检查对胆囊结石明显性特别高,优于CT和核磁,超声对各类结石大小、数量和形态,可以描述出结石部位,都能做出极准确诊断。  超声检查对胆囊结石明显性特别高,而且超声检查对胆囊检查其实是优于CT和核磁,超声检查囊腔脏器准确性就是胆囊结石、息肉各类病变,准确性达到95%以上。  超声对各类结石大小、数量和形态、结石部位,都能做出极准确诊断,通过结石大小和形态及回声,还可以早期发现没有症状结石,也可以准确判断结石有没有颈部嵌顿,造成胆囊梗阻,胆囊增大。所以对颈部结石嵌顿也是有极高诊断价值,为临床提供一个手术和治疗方案。  胆囊结石根据超声声像图特点分为三类,胆色素型、胆固醇型结石和混合型结石。胆囊结石典型表现是胆囊腔内可以看到强回声光团后方声影,随着体位改变,胆囊结石可以移位,胆囊结石非典型表现一般包括以下三种:  第一、充满型,就是胆囊结石整个几乎是占据整个胆囊腔,胆囊结石充满了,胆汁透声消失。  第二、胆囊颈部结石,这是又一个类型。  第三、胆囊泥沙样结石,而且胆囊泥沙样结石在超声表现,全是一些碎沙粒一样结石,而且随体位变动时候也会移位变形。

点赞
相关资源

泥沙样胆囊结石怎么办 2025-07-24

泥沙样胆囊结石的治疗方法包括定期复查、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和饮食调整,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个人情况制定。1.定期复查如果结石较小,没有引起明显症状,医生可能会建议定期进行超声检查,以监测结石的大小、数量和胆囊的情况。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没有症状或症


胆囊结石中医能治疗吗 2025-07-24

中医可治疗胆囊结石,具体方法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治疗、饮食调理、按摩治疗等,但需长期坚持,且不能替代手术治疗。治疗过程中需注意生活习惯、定期复查、谨遵医嘱。1.中药治疗通过服用中药来调理身体,缓解症状,促进结石的排出。中药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因人而异,需要在中医


胆囊结石中医能治好吗 2025-07-24

胆囊结石中医一般不能彻底治好。中医治疗胆囊结石主要是通过药物调理来改善症状,如疏肝理气、清热利胆、化石排石等。常遵医嘱使用的中成药如熊胆胶囊、金胆片等,对于胆囊结石引起的炎症、疼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然而,中医治疗并不能将体内的结石完全排出体外,因此无法彻底


胆囊结石引发急性胆囊炎怎么治疗 2025-07-24

胆囊结石引发急性胆囊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禁食和胃肠减压、补充液体和电解质、使用抗生素、解痉止痛、手术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情况而定,治疗过程中需密切关注病情变化。1.禁食和胃肠减压通过禁食和胃肠减压,减少胃肠道的刺激和分泌,有助于缓解胆囊炎的症状。2


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如何诊疗 2025-07-24

慢性胆囊炎和胆囊结诊断方法包括症状、检查;治疗方法有饮食调整、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一.诊断1.症状慢性胆囊炎患者可能会出现右上腹隐痛、腹胀、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胆囊结石患者可能会出现胆绞痛、上腹隐痛、胆囊积液等症状。2.检查医生会通过腹部超声、CT、MRI等检查来


胆囊结石术后饮食护理 2025-07-24

胆囊结石术后饮食护理通常包括术后初期饮食、低脂低胆固醇饮食、优质蛋白饮食、高维生素饮食、饮食规律与饮水等。1、术后初期饮食术后1-2天内,由于胃肠道功能尚未完全恢复,患者需要禁食。待胃肠功能恢复、肛门排气后,可开始进食清流食,如米汤、藕粉、果汁等,逐渐过渡到米


急性胆囊结石症状 2025-07-24

急性胆囊结石的典型症状包括右上腹剧烈疼痛、恶心与呕吐、发热、黄疸、消化不良等。1.右上腹剧烈疼痛这是急性胆囊结石显著的症状。疼痛通常位于右上腹部,可能向右肩背部放射,常被描述为锐痛或绞痛。疼痛可能是突发性的,持续时间从几分钟到几小时不等,且可能在进食油腻食物


胆囊结石应吃什么 2025-07-24

胆囊结石患者的饮食建议包括低脂、高纤维、适量蛋白质、控制碳水化合物、多喝水、避免刺激性食物、规律饮食等。1.低脂减少脂肪的摄入对于胆囊结石患者非常重要。避免食用高脂肪的食物,如油炸食品、动物内脏、黄油、奶油等。选择瘦肉、鱼类、豆类、蔬菜和水果等富含蛋白质和维


胆囊结石手术后遗症 2025-07-24

胆囊结石手术后可能出现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胆总管结石、反流性食管炎、营养吸收问题、切口疝等后遗症,医生会根据个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1.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这是胆囊切除术后的常见问题,可能包括消化不良、腹痛、腹胀、恶心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与胆汁排泄异常有关。医生


怎样预防胆囊结石 2025-07-24

预防胆囊结石的建议包括饮食调整、控制体重、定期体检、避免久坐、治疗相关疾病和注意个人卫生。1.饮食调整保持均衡的饮食,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和膳食纤维的摄入,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和高糖食物的摄取。避免过度饮酒和咖啡因的摄入。2.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体重,避免过度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