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疫苗过敏反应罕见且死亡率低,但后果严重,需高度重视。必要时仍应及时注射,如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尤其需谨慎过敏体质者。
狂犬病疫苗过敏反应极其罕见,死亡率极低,但仍需高度重视。
疫苗过敏反应实际上是一种过度免疫反应,可累及皮肤及呼吸道、消化道等多个系统。主要表现为皮肤潮红、瘙痒、风团,继而出现喉部水肿、呼吸困难、哮喘发作,甚至过敏性休克。虽然这种情况极为罕见,但由于狂犬病一旦发病死亡率接近100%,而注射狂犬病疫苗是预防狂犬病最有效的方法,因此,在权衡利弊后,如有必要,仍应及时注射狂犬病疫苗。如果在注射狂犬病疫苗后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注射,并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使用肾上腺素、抗组胺药物等。
需要注意的是,以下人群接种狂犬病疫苗时需特别谨慎:
既往接种狂犬病疫苗后曾发生过敏反应者。
本身患有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特应性皮炎等)者。
近期注射过免疫球蛋白或抗血清者。
总之,狂犬病疫苗过敏反应虽然罕见,但后果严重,在接种狂犬病疫苗后应密切观察,如有不适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