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治疗应根据骨折程度、症状、患者情况个体化选择,包括保守治疗(卧床8周、并发症)、手术治疗(风险)及抗骨质疏松治疗(重要),患者需严格遵医嘱。
对于轻度的腰椎压缩性骨折,保守治疗通常是有效的。在伤后6小时内进行过伸复位,可有效恢复脊柱序列,缓解疼痛。在伤后8周内,骨折处会形成原始骨痂,骨折愈合,疼痛消失。但需要注意的是,保守治疗需要严格卧床8周,这可能会带来一些并发症,如肺炎、泌尿系统感染、压疮等。
对于中重度的腰椎压缩性骨折,手术治疗是更好的选择。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是常用的手术方法,通过向骨折处注入骨水泥,增强椎体的稳定性和强度,缓解疼痛。手术治疗可以早期下床活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但手术本身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出血、感染、神经损伤等。
对于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患者,抗骨质疏松治疗是非常重要的。除了使用钙剂和维生素D补充剂外,还可以使用双磷酸盐、降钙素、甲状旁腺素等药物,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提高骨密度,预防再骨折的发生。
对于老年患者或伴有严重内科疾病的患者,手术治疗需要谨慎考虑。在手术前,需要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对于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可以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联合抗骨质疏松治疗的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选择,包括骨折的程度、症状的轻重、患者的年龄和健康状况等。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配合治疗,注意休息和康复锻炼,以促进骨折的愈合和恢复。
关键信息:
1.轻度腰椎压缩性骨折可选择保守治疗,中重度骨折建议手术治疗。
2.抗骨质疏松治疗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非常重要。
3.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个体化选择。
4.患者需严格遵循医嘱,配合治疗和康复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