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患者头晕可能是甲亢相关性低钾血症、甲亢性心脏病或其他原因引起,也可能是代谢率增加、情绪因素导致。孕妇等特殊人群需警惕甲亢,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甲亢即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由于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造成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悸、出汗、进食和便次增多和体重减少的病症。多数患者还常常同时有突眼、眼睑水肿、视力减退等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头晕的症状,可能是以下原因引起。
1.甲亢相关性低钾血症:
原因:甲亢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可促进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加速糖的氧化利用和肝糖原、肌糖原的分解,同时又抑制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可使血糖升高,导致葡萄糖耐量曲线降低,使胰岛素的分泌增加。过多的甲状腺激素可促进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引起胰岛素分泌减少。由于糖利用减少,肝糖原、肌糖原分解,可引起相对性胰岛素缺乏。胰岛素是促进细胞摄取和利用葡萄糖的关键激素,胰岛素缺乏会导致细胞摄取利用葡萄糖减少,导致细胞内缺钾。
症状:甲亢相关性低钾血症的症状与缺钾的程度和发生速度有关,轻者可无任何症状,或仅有乏力、肢体麻木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心律失常、恶心、呕吐、腹胀、便秘等症状。
治疗:治疗甲亢相关性低钾血症的关键是积极治疗甲亢,同时补充钾盐。补钾时应遵循“见尿补钾”的原则,即尿量超过40ml/d时方可补钾。
2.甲亢性心脏病:
原因:甲亢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可导致心脏的兴奋性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脏负担加重。长期的甲亢得不到控制,可导致心脏扩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从而出现头晕、心慌、呼吸困难等症状。
症状:甲亢性心脏病的症状主要包括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脏扩大等。心律失常以房性期前收缩最常见,其次为阵发性或持续性心房颤动;心力衰竭可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等;心脏扩大可导致心界扩大、心音减弱、心尖区第一心音亢进等。
治疗:治疗甲亢性心脏病的关键是积极治疗甲亢,同时根据心脏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治疗。如出现心律失常,可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出现心力衰竭,可给予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洋地黄类药物等;心脏扩大明显,可给予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
3.其他:
甲亢患者由于代谢率增加,可出现怕热、多汗、皮肤潮湿、低热等症状,这些症状也可能导致头晕。
甲亢患者由于精神紧张、焦虑等情绪因素,可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
总之,甲亢患者出现头晕的症状,可能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甲亢的症状可能不典型,更容易被忽视。因此,对于这些特殊人群,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头晕、乏力、心悸、手抖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甲状腺功能,以排除甲亢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