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血中出现像烂肉一样的血块,可能与子宫内膜脱落、息肉、黏膜下肌瘤等有关,也可能是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子宫内膜炎、宫内节育器等导致,如有异常建议及时就医。
月经是指伴随卵巢周期性变化而出现的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正常经血呈暗红色,除血液外,还有子宫内膜碎片、宫颈黏液及脱落的阴道上皮细胞。如果月经血中出现像烂肉一样的血块,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子宫内膜脱落:月经血中含有前列腺素及来自子宫内膜的大量纤维蛋白溶酶,由于纤维蛋白溶酶对纤维蛋白的溶解作用,故月经血不凝,只有出血多的情况下才会出现血凝块。
2.子宫内膜息肉:是子宫局部内膜过度生长所致,数量可单个或多个,直径从数毫米到数厘米,可引起月经异常,如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月经间期出血等,较大的息肉从子宫颈脱出时,还可能导致白带异常、腹痛等。
3.子宫黏膜下肌瘤:是向子宫黏膜方向生长的肌瘤,突出于子宫腔内,可引起子宫收缩,使肌瘤周围的子宫内膜缺血、坏死,进而脱落,形成血块。
4.其他: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子宫内膜炎、宫内节育器等也可能导致月经异常。
总之,如果月经血中出现像烂肉一样的血块,同时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B超、性激素六项等,以明确原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此外,在月经期间,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避免盆浴和性生活,同时注意保暖,避免食用辛辣、寒凉等刺激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