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中成药,关注血压变化、饮食、不良反应、定期复查等,可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但需注意辨证论治,避免联用,关注禁忌。
目前,临床治疗高血压,主要依靠西药,但有部分患者因各种原因无法坚持长期服用西药或因西药副作用较大无法耐受,而寻求中药或中成药治疗。虽然中医药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高血压中成药的使用有很多注意事项,需要辨证论治,合理用药。以下是关于高血压有中成药的相关介绍:
1.高血压有哪些常用的中成药?
松龄血脉康胶囊:由鲜松叶、葛根、珍珠层粉等组成。具有平肝潜阳、镇心安神的功效。适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急躁易怒、心悸、失眠等。
脑立清丸:由磁石、赭石、珍珠母、清半夏、酒曲、牛膝、薄荷脑、冰片、猪胆汁组成。具有平肝潜阳、醒脑安神的功效。适用于肝阳上亢、头晕目眩、耳鸣口苦、心烦难寐等。
全天麻胶囊:由天麻组成。具有平肝息风、止痉的功效。适用于肝风上扰所致的眩晕、头痛、肢体麻木、癫痫抽搐等。
杞菊地黄丸:由枸杞子、菊花、熟地黄、酒萸肉、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组成。具有滋肾养肝明目的功效。适用于肝肾阴亏、眩晕耳鸣、羞明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昏花等。
牛黄降压丸:由羚羊角、珍珠、水牛角浓缩粉、人工牛黄、冰片、白芍、党参、黄芪、决明子、川芎、黄芩提取物、甘松、薄荷、郁金组成。具有清心化痰、平肝安神的功效。适用于心肝火旺、痰热壅盛所致的头晕目眩、头痛失眠、烦躁不安;高血压病见上述证候者。
2.服用高血压中成药有哪些注意事项?
辨证论治: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即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苔、脉象等综合判断其证型,然后选择合适的中成药进行治疗。例如,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可选用松龄血脉康胶囊、脑立清丸等;肝肾阴虚型高血压可选用杞菊地黄丸等。
合理用药:严格按照说明书或医生的建议用药,不要自行增减剂量或改变用药频率。同时,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如过敏、胃肠道不适等,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饮食调理:中成药的治疗效果可能受到饮食的影响,因此在服用期间应注意饮食调理。例如,忌食辛辣、油腻、生冷等食物,以免影响药效;可适当多吃一些具有降压作用的食物,如芹菜、苦瓜、黑木耳、山楂等。
定期复查:定期到医院复查,监测血压、肝肾功能等指标,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避免联用:避免与其他可能影响血压或药效的药物同时使用,如降压药、镇静药、抗抑郁药等。如需联用,应咨询医生或药师。
注意禁忌:某些中成药可能存在一些禁忌,如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对药物成分过敏者禁用等。
3.高血压患者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中成药?
作为辅助治疗:当患者血压控制不理想或出现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中成药作为辅助治疗,以缓解症状。
不能耐受西药副作用:部分患者可能对西药的副作用较为敏感,无法耐受或不愿长期服用西药,此时可考虑使用中成药。
有特定的中医证候:患者如有明显的中医证候,如肝火亢盛、肝肾阴虚、痰湿壅盛等,可选用相应的中成药进行治疗。
对生活质量有要求:部分患者更倾向于使用中药或中成药,认为其副作用较小、对生活质量影响较小。
4.高血压患者在使用中成药期间需要注意什么?
关注血压变化:在使用中成药期间,应密切关注血压变化,定期测量血压,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避免联用:避免与其他可能影响血压或药效的药物同时使用,如降压药、镇静药、抗抑郁药等。如需联用,应咨询医生或药师。
注意饮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食物,以免影响药效。可适当多吃一些具有降压作用的食物,如芹菜、苦瓜、黑木耳、山楂等。
注意不良反应:部分患者在使用中成药期间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如过敏、胃肠道不适等。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定期复查:定期到医院复查,监测肝肾功能、血常规等指标,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的副作用或其他问题。
总之,高血压患者在使用中成药治疗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密切关注血压变化,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定期复查,以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同时,应避免自行增减剂量或改变用药频率,以免影响治疗效果或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