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肠溶片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主要作用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血小板聚集等功效,适用于治疗感冒、流感等发热性疾病,缓解轻、中度的疼痛,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预防和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心房颤动、人工心脏瓣膜和静脉瘘或其他手术后的血栓形成。但使用时需注意剂量和使用方法,避免长期或大量使用,同时也要注意其副作用和禁忌人群。
阿司匹林肠溶片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属于非甾体抗炎药。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发挥解热、镇痛和抗炎的效果。
一、功效与作用
1.解热作用
阿司匹林肠溶片可以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使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下降,从而起到解热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感冒、流感等发热性疾病。
2.镇痛作用
阿司匹林肠溶片具有中等程度的镇痛作用,可缓解轻、中度的疼痛,如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痛、关节痛等。
3.抗炎作用
阿司匹林肠溶片具有抗炎作用,可缓解炎症引起的红肿、热痛等症状,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
4.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阿司匹林肠溶片能不可逆地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减少血小板中血栓素A2的生成,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适用于预防和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心房颤动、人工心脏瓣膜和静脉瘘或其他手术后的血栓形成。
二、使用禁忌
1.对阿司匹林或其他水杨酸盐过敏者对本品可有交叉过敏反应,建议禁用。
2.血友病或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禁用。
3.有出血症状的溃疡病或其他原因引起的消化道出血患者禁用。
4.肾功能衰竭者禁用。
三、使用方法
1.解热、镇痛:一次0.3-0.6g,一日3次,需要时可每4小时1次。
2.抗风湿:一日3-5g(急性风湿热可用到7-8g),分4次口服。
3.抑制血小板聚集:剂量应按病人的需要及耐受情况而定,一般每日需服用80-300mg。
四、识别技巧
1.查看药品批准文号:药品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8位数字,字母H代表化学药品,其中“Z”表示中药,“S”表示生物制品,“J”表示进口药品分包装。
2.查看药品说明书:药品说明书上会详细列出药品的成分、功效、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等信息。
3.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建议选择正规的医院、药店或网上药店购买阿司匹林肠溶片,以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五、副作用/食用禁忌/禁忌人群
1.胃肠道反应:阿司匹林肠溶片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可能会引起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等症状。长期或大量使用还可能导致胃肠道出血。
2.过敏反应:少数人可能对阿司匹林肠溶片过敏,表现为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症状。
3.出血倾向:阿司匹林肠溶片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长期使用可能会增加出血的风险,如牙龈出血、鼻出血、胃肠道出血等。
4.肾损害:肾功能不全者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可能会加重肾损害。
5.其他:少数人可能会出现头痛、头晕、耳鸣、视力模糊等不良反应。
禁忌人群包括:对阿司匹林或其他水杨酸盐过敏者、血友病或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有出血症状的溃疡病或其他原因引起的消化道出血患者、肾功能衰竭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六、关键信息
阿司匹林肠溶片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使用时需注意剂量和使用方法,避免长期或大量使用。同时,阿司匹林肠溶片也有一些副作用和禁忌人群,使用前需仔细阅读说明书或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