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早剥的常见诱发因素包括孕妇血管病变、机械性因素、子宫静脉压突然升高及其他因素。孕妇应重视产前检查,积极预防和治疗并发症。
胎盘早剥是一种严重的妊娠期并发症,指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以下是导致胎盘早剥的一些常见诱发因素:
1.孕妇血管病变: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胎盘早剥最常见的原因,血压升高会影响子宫胎盘血液循环,导致胎盘早剥。
肾脏疾病:如慢性肾炎、肾盂肾炎等,可使孕妇血管病变,增加胎盘早剥的风险。
其他血管病变:如糖尿病血管病变、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也可能导致胎盘早剥。
2.机械性因素:
腹部外伤:直接撞击腹部或摔倒等,可导致腹部受到外力冲击,从而引起胎盘早剥。
胎位异常:如胎儿横位、臀位等,分娩时可能会使胎盘受到过度牵拉,引起胎盘早剥。
宫腔内压力骤减:如胎膜早破、剧烈咳嗽、排便等,可使宫腔内压力骤减,导致胎盘早剥。
3.子宫静脉压突然升高:
孕妇长时间仰卧位: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导致回心血量减少,子宫静脉压升高,可能引起胎盘早剥。
其他原因:孕妇突然改变体位、长时间站立等,也可能导致子宫静脉压升高。
4.其他因素:
高龄孕妇:年龄≥35岁的孕妇,胎盘早剥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吸烟:孕妇吸烟可增加胎盘早剥的风险。
其他:孕妇有胎盘早剥史、子痫前期病史、慢性高血压病史等,也可能增加再次发生胎盘早剥的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胎盘早剥可能会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如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产后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急性肾衰等并发症。因此,孕妇在孕期应注意以下几点,以预防胎盘早剥的发生:
1.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并发症。
2.避免长时间仰卧位,改变体位时动作应缓慢。
3.积极治疗其他疾病,如肾脏疾病、糖尿病等。
4.孕期应注意安全,避免腹部受到撞击。
5.如有任何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总之,胎盘早剥是一种严重的妊娠期并发症,孕妇应重视产前检查,积极预防和治疗并发症,以保障自身和胎儿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