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牙痛是一种临床常见但容易被忽视的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群,近年来有逐渐低龄化的趋势,其特点包括牙痛剧烈但疼痛部位不明确、牵涉至半侧头面部或颈部、下颌或肩部,口服止痛药物效果不佳等,主要原因是心肌缺血时无氧代谢产物积聚刺激传入纤维末梢,传至大脑皮质产生牵涉性牙痛。
心源性牙痛通常发生于中老年患者,近年来有逐渐低龄化的趋势。其特点包括:牙痛剧烈,但疼痛部位不明确,通常牵涉至半侧头面部,有时甚至涉及颈部、下颌或肩部;疼痛性质多样,如胀痛、隐痛、灼痛、刺痛或电击样痛等;患者通常无法明确指出患牙位置,且口服止痛药物效果不佳;多数患者在口腔科检查时不能发现明确的牙体牙髓病变,或伴有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
心源性牙痛的主要原因是心肌缺血时,无氧代谢产物(如乳酸、丙酮酸等)积聚,刺激心脏自主神经的传入纤维末梢,经1~5胸交感神经节和相应的脊髓段,传至大脑皮质,产生牵涉性牙痛。
对于心源性牙痛患者,口腔科医生应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并及时请心血管内科医生会诊,以明确牙痛的原因。同时,患者应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等急救药物,以备不时之需。
总之,心源性牙痛是一种临床常见但容易被忽视的疾病,口腔科医生应提高对其的认识,避免误诊误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