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至30岁长智齿,是否拔除视情况而定,萌出正常且不影响其他牙齿可保留,有问题或影响其他牙齿则需拔除,拔牙时不痛,术后注意相关事项。
一般情况下,人在18岁至30岁之间会长智齿。智齿是人类口腔内牙槽骨上最里面的第三颗磨牙,也是萌出最晚的牙齿,通常会在其他恒牙生长完成后才长出。由于现代人的饮食越来越精细,颌骨逐渐退化缩小,导致智齿没有足够的空间萌出,从而容易出现阻生的情况。
以下是关于智齿的一些常见问题及解答:
1.智齿要不要拔?
如果智齿能够正常萌出,且与对颌牙有良好的咬合关系,没有龋坏等问题,通常不需要拔除。
但如果智齿存在阻生、倾斜、龋齿、牙周炎等问题,或者经常引起冠周炎等并发症,就需要及时拔除。
此外,如果智齿的存在影响了其他牙齿的排列或咀嚼功能,也可能需要拔除。
2.拔智齿疼不疼?
拔智齿时会使用局部麻醉,因此在拔牙过程中不会感到疼痛。
拔牙后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疼痛和肿胀,可以通过服用止痛药和冷敷来缓解。
3.拔智齿需要注意什么?
拔牙前应避免空腹,以免在拔牙过程中出现低血糖反应。
拔牙后应咬紧止血棉球30分钟至1小时,期间不要频繁吐口水。
拔牙后2小时内不要进食和饮水,之后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和过热的食物。
拔牙后可能会出现轻微的出血和肿胀,如果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发热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总之,智齿是否需要拔除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对智齿的生长和健康有疑问,建议及时咨询口腔医生,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