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急疹是由人类疱疹病毒6、7型感染引起的婴幼儿急性发热发疹性疾病,特点是高热3~5天后皮肤出疹,一般情况良好,预后良好,主要依靠临床表现诊断,一般不需要治疗,可自行痊愈。
幼儿急疹是一种常见的婴幼儿急性发热发疹性疾病,由人类疱疹病毒6、7型感染引起。其特点是在发热3~5天后热度突然下降,皮肤出现玫瑰红色的斑丘疹,病情减轻,如无并发症可很快痊愈。幼儿急疹的皮疹一般出现在颈部及躯干部,可持续1~2天,很快消退,没有色素沉着或脱屑。幼儿急疹多发生于6~18个月的婴幼儿,春秋两季多见。
幼儿急疹的潜伏期是10~15天,起病急,体温突然升高,常在39~40℃以上,高热早期重症患者可能伴有惊厥,有的出现轻微流涕、咳嗽、眼睑浮肿、眼结膜炎。在发热期间,患儿一般情况良好,部分患儿可伴有颈部及枕部淋巴结肿大,偶有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高热3~5天后,体温突然下降,在24小时内降至正常,热退同时或稍后出疹,皮疹为红色斑丘疹,散布在躯干、颈部及上肢,皮疹间有正常皮肤,几小时内皮疹开始消退,一般在2~3天内消失,无色素沉着及脱屑。
幼儿急疹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一般不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如果患儿高热持续不退,或者出现其他异常症状,需要及时就医,排除其他感染性疾病。
幼儿急疹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同时注意水分及营养的补充。一般不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因为幼儿急疹是一种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
幼儿急疹是一种良性疾病,预后良好,但在患病期间,需要注意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同时,要注意保持患儿皮肤清洁,避免感染。幼儿急疹没有特效的预防方法,主要是加强护理,提高患儿的免疫力。
需要注意的是,幼儿急疹的症状和其他感染性疾病相似,如麻疹、风疹、猩红热等,需要注意鉴别诊断。如果患儿出现高热不退、精神萎靡、呼吸急促等异常症状,需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