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溢血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与脑血管病变有关,急性期病死率高。预防脑溢血需控制血压、血脂和血糖,戒烟,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定期体检。突发脑溢血应立即拨打120,让患者保持平卧位,松解衣领和腰带。特殊人群需注意相关事项。
脑溢血,也叫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急性期病死率为30%至40%。脑溢血的发病主要与脑血管的病变有关,即与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血管的老化、吸烟等密切相关。以下是关于脑溢血的一些重要信息:
1.基本信息
定义: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
病因:与脑血管的病变有关,如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血管的老化、吸烟等。
症状:突然出现的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偏瘫、失语等症状。
治疗:急性期的治疗主要包括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止血、手术治疗等;恢复期的治疗主要包括康复训练、物理治疗、语言治疗等。
2.为什么会突发脑溢血?
高血压:长期高血压会使脑内小动脉硬化,弹性降低,脆性增加,当血压突然升高时,容易破裂出血。
脑血管淀粉样变:是一种脑血管疾病,主要影响老年人,可导致脑内小血管破裂出血。
颅内动脉瘤:脑动脉壁的局限性囊性扩张,当血压突然升高时,可导致动脉瘤破裂出血。
动静脉畸形:脑内存在异常的血管团,可因血管破裂而导致脑溢血。
其他:如脑动脉炎、抗凝或溶栓治疗等也可引起脑溢血。
3.如何预防脑溢血?
控制血压:高血压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服用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控制血脂和血糖:高血脂、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治疗,控制血脂和血糖水平。
戒烟:吸烟会增加脑溢血的风险,应戒烟。
避免过度劳累:过度劳累可使血压升高,增加脑溢血的风险。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激动,保持心情舒畅。
定期体检:有脑血管疾病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应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脑血管疾病。
4.突发脑溢血怎么办?
立即拨打120:在救护车到来之前,不要随意移动患者,以免加重病情。
让患者保持平卧位:头部偏向一侧,以防止呕吐物吸入气管,引起窒息。
松解患者的衣领和腰带:保持患者呼吸通畅。
若患者昏迷,可将其摆成侧卧位,便于口腔中分泌物流出。
5.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高血压患者:应定期测量血压,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避免血压波动过大。
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避免血糖过高或过低。
老年人:应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避免情绪激动。
有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群:应定期体检,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预防脑溢血的发生。
总之,脑溢血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可导致残疾甚至死亡。预防脑溢血的发生非常重要,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疾病患者应积极治疗,控制血压、血脂和血糖水平。同时,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等。一旦出现脑溢血的症状,应立即就医,争取最佳的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