耵聍栓塞的常见原因包括耵聍分泌过多、外耳道狭窄、中耳炎等,处理方法包括使用耵聍钩、外耳道冲洗、局部麻醉下取出等,具体治疗方法需根据实际情况由医生决定。
一般情况下,耵聍(耳屎)可借咀嚼、张口等下颌运动以薄片形式自行排出,若耵聍逐渐凝聚成团,阻塞外耳道,称耵聍栓塞。以下是耵聍栓塞的一些常见原因和处理方法:
1.耵聍分泌过多:
原因:外耳道软骨部皮肤具有耵聍腺,其分泌的耵聍与脱落的上皮细胞及灰尘等混合形成耵聍。如果耵聍分泌过多,或排出受阻,就可能导致耵聍栓塞。
处理方法:如果耵聍栓塞较小,没有引起明显不适,可以先尝试使用耵聍钩或外耳道冲洗的方法取出耵聍。如果耵聍栓塞较大,或外耳道狭窄,无法使用上述方法取出耵聍,可能需要在局部麻醉下,用耵聍钩或吸引器取出耵聍。
2.外耳道狭窄:
原因:外耳道狭窄可能导致耵聍排出受阻,容易形成耵聍栓塞。
处理方法:如果是外耳道狭窄引起的耵聍栓塞,需要先治疗外耳道狭窄。如果外耳道狭窄不严重,可以通过扩张外耳道的方法治疗。如果外耳道狭窄比较严重,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3.中耳炎:
原因:中耳炎可导致鼓膜穿孔,使外耳道与中耳相通。中耳内的分泌物(脓液)可能会流到外耳道,与耵聍混合,形成耵聍栓塞。
处理方法:如果是中耳炎引起的耵聍栓塞,需要先治疗中耳炎。如果中耳炎不严重,可以使用抗生素滴耳液治疗。如果中耳炎比较严重,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4.其他:
外耳道异物:外耳道内如果进入了小的异物,如棉花、小珠子等,也可能与耵聍混合,形成耵聍栓塞。
外耳道湿疹:外耳道湿疹可能导致外耳道皮肤增厚、脱屑,与耵聍混合,形成耵聍栓塞。
耵聍栓塞合并外耳道炎:耵聍栓塞可能会引起外耳道炎,导致外耳道皮肤红肿、疼痛。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处理方法仅供参考。如果发现耳朵有大块耳屎,建议及时就医,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和治疗。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外耳道清洁,避免用不洁的工具挖耳。如果耵聍分泌过多,或出现耵聍栓塞的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影响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