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现有证据,新冠疫苗和狂犬病疫苗的接种间隔应大于14天,但如果被咬伤的情况比较严重,也可以同时接种,且应优先接种狂犬病疫苗。特殊人群接种新冠疫苗的建议包括:暂缓接种的情况、可接种的情况、建议接种的情况、不建议接种的情况等。
根据现有证据分析,由于缺乏新冠疫苗和狂犬病疫苗同时接种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影响研究,因此,新冠疫苗和狂犬病疫苗的接种间隔应大于14天。
但是,如果被咬伤的情况比较严重,需要同时接种狂犬病疫苗和新冠疫苗,也可以同时接种,但是需要优先接种狂犬病疫苗。
如果接种狂犬病疫苗后14天内需要接种新冠疫苗,或者接种新冠疫苗后14天内需要接种狂犬病疫苗,建议优先接种狂犬病疫苗。
特殊人群接种新冠疫苗的建议:
慢性病人群:如果正处于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建议暂缓接种新冠疫苗。如果是病情稳定的慢性病人群,一般可以接种新冠疫苗。
育龄期和哺乳期女性:如果在接种后发现怀孕,不建议仅因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而采取特别医学措施,建议做好孕期检查和随访。对于有备孕计划的女性,不必仅因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而延迟怀孕计划。
免疫功能受损人群:免疫功能受损人群是感染新冠病毒后的重症、死亡高风险人群。目前尚无新冠病毒疫苗对该人群(例如恶性肿瘤、肾病综合征、艾滋病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该类人群疫苗接种后的免疫反应及保护效果可能会降低。对于灭活疫苗和重组亚单位疫苗,根据既往同类型疫苗的安全性特点,建议接种;对于腺病毒载体疫苗,虽然所用载体病毒为复制缺陷型,但既往无同类型疫苗的使用经验,建议经充分告知,个人权衡获益大于风险后接种。
既往新冠患者或感染者:现有研究数据表明,新冠病毒感染后6个月内罕见再次感染发病的情况。既往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在充分告知基础上,可在6个月后接种1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