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肠套叠前期的特征包括:腹痛、呕吐、果酱样大便、腹部肿块、精神萎靡。
肠套叠是婴儿时期的一种急腹症,多发生在2岁以下的儿童,尤其以4-10个月婴儿最为多见。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对于肠套叠的治疗非常重要。本文将介绍婴儿肠套叠前期的一些特征,以便家长能够及时发现并带孩子就医。
一、腹痛
腹痛是婴儿肠套叠前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通常为突然发作的阵发性哭闹,持续数分钟后会自行缓解,间隔数分钟后再次发作,可伴有呕吐。在腹痛间歇期,婴儿的精神状态和食欲一般较好。
二、呕吐
呕吐也是婴儿肠套叠前期的常见症状之一。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早期为奶汁,后期可含有胆汁。
三、果酱样大便
在婴儿肠套叠前期,部分患儿可排出果酱样大便,这是由于肠套叠后,肠系膜被牵拉,导致血液循环障碍,肠黏膜发生淤血、水肿、坏死,脱落的肠黏膜和血液混合在一起形成的。
四、腹部肿块
在婴儿肠套叠前期,部分患儿可在右上腹触及腊肠样肿块,质地较硬,表面光滑,可活动,有一定的压痛。
五、精神萎靡
如果婴儿肠套叠前期的症状持续时间较长,或者病情比较严重,婴儿可能会出现精神萎靡、嗜睡、高热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婴儿肠套叠前期的症状并不典型,容易被家长忽视。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以上症状,应及时带孩子就医,进行腹部B超等检查,以明确诊断。如果确诊为肠套叠,应及时进行空气灌肠或手术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总之,婴儿肠套叠前期的症状不典型,容易被家长忽视。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以上症状,应及时带孩子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对于肠套叠的治疗非常重要,能够有效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