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手足口病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那么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什么呢?
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手足口病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手足口病隐性感染者(也被称为无症状感染者)是指感染了肠道病毒,但没有出现手足口病症状的人。这些人可能在感染后数天至数周内具有传染性,因为他们的粪便或鼻咽部分泌物中可能含有病毒。
手足口病患者是指已经出现手足口病症状的人,如皮疹、水疱、口腔溃疡等。这些患者在发病期间和症状消失后的一段时间内都具有传染性。
因此,为了预防手足口病的传播,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加强环境卫生等。同时,对于儿童手足口病患者,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就医,并做好隔离和护理工作,以避免病情加重和传播给他人。
对于高危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等,建议及时接种手足口病疫苗,以提高免疫力,预防感染。
总之,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手足口病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了解这一点对于预防手足口病的传播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