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适用于大部分患者,手术治疗适用于症状严重或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预防腰间盘突出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锻炼时注意姿势、避免重体力劳动、饮食上注意补钙。
腰间盘突出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医学上统计,约90%的腰间盘突患者都可以经非手术治疗缓解或治愈。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非手术治疗无效,或初次发作症状较重者;或病程较长,症状持续加重而无缓解趋势者;或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者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以下是腰间盘突出的一些治疗方法:
1.非手术治疗:
绝对卧床休息:初次发作时,应严格卧床休息,强调大、小便均不应下床或坐起,这样才能有比较好的效果。
牵引治疗:采用骨盆牵引,可以增加椎间隙宽度,减少椎间盘内压,椎间盘突出部分回纳,减轻对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需要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理疗和推拿、按摩: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椎间盘内压力,但注意暴力推拿按摩可以导致病情加重,应慎重。
皮质激素硬膜外注射:皮质激素是一种长效抗炎剂,可以减轻神经根周围炎症和粘连,一般采用长效皮质类固醇制剂+2%利多卡因行硬膜外注射。
髓核化学溶解法:将胶原蛋白酶注入椎间盘内或硬脊膜与突出的髓核之间,利用酶的水解作用,将髓核溶解成酸溶性的产物,然后被血浆中的酶所清除,从而减轻或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症状。但该疗法有一定的风险,需谨慎选择。
2.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证:病史超过三个月,严格保守治疗无效或保守治疗有效,但经常复发且疼痛较重者;首次发作,但疼痛剧烈,尤以下肢症状明显,患者难以行动和入眠,处于强迫体位者;合并马尾神经受压表现;出现单根神经根麻痹,伴有肌肉萎缩、肌力下降;经椎间孔镜髓核切除术后复发的患者。
手术方法:经后路腰背部切口,部分椎板和关节突切除,或经椎板间隙行椎间盘切除。中央型椎间盘突出,行椎板切除后,经硬脊膜外间隙行椎间盘切除。合并腰椎不稳、腰椎管狭窄者,需要同时行脊柱融合术。
腰间盘突出的预防:
1.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平时要有良好的坐姿,睡眠时的床不宜太软。长期伏案工作者需要注意桌、椅高度,定期改变姿势。职业工作中需要常弯腰动作者,应定时伸腰、挺胸活动,并使用宽的腰带。应加强腰背肌训练,增加脊柱的内在稳定性,长期使用腰围者,尤其需要注意腰背肌锻炼,以防止失用性肌肉萎缩带来不良后果。
2.锻炼时压腿弯腰的幅度不要太大:否则不但达不到预期目的,还会造成椎间盘突出。提重物时不要弯腰,应该先蹲下拿到重物,然后慢慢起身,尽量做到不弯腰。
3.腰间盘突出患者应避免重体力劳动:避免长时间弯腰和过度负重,以免加速椎间盘的病变及加重疼痛。
4.饮食上多吃一些含钙量高的食物:如牛奶、奶制品、虾皮、海带、芝麻酱、豆制品也含有丰富的钙,经常吃,也有利于钙的补充,注意营养结构。
需要注意的是,孕妇、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在进行治疗前应咨询医生的意见,根据个人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