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的症状主要包括全身症状、消化道症状、出血倾向及贫血、内分泌失调、门静脉高压、低蛋白血症和肝性脑病等。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可由一种或多种原因引起肝脏损害,肝脏呈进行性、弥漫性、纤维性病变。肝硬化的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全身症状:肝硬化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疲倦、乏力、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
消化道症状:食欲减退是最常见的症状,有时伴有恶心、呕吐,多由于肝硬化导致胃肠充血,胃肠道分泌与吸收功能紊乱所致。腹胀亦常见,与胃肠积气、腹水和肝脾肿大等有关。部分患者有腹痛,多为肝区隐痛。
出血倾向及贫血:常有鼻衄、牙龈出血、皮肤紫癜和胃肠道出血等倾向。出血原因与肝合成凝血因子减少、脾功能亢进、毛细血管脆性增加有关。患者尚可出现贫血,与营养不良、肠道吸收障碍、肠道失血和脾亢有关。
内分泌失调:肝硬化患者可有雌激素增多,雄激素减少,男性患者常有性欲减退、睾丸萎缩、毛发脱落及乳房发育等;女性患者可有月经不调、闭经、不孕等。此外,尚可出现蜘蛛痣、肝掌。
门静脉高压:表现为脾脏肿大、脾功能亢进,进而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当进食粗糙食物或情绪激动时,易导致曲张静脉破裂出血。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最突出的表现,腹胀是患者最常见的症状。
低蛋白血症:部分患者有低蛋白血症,主要原因是白蛋白合成减少,胃肠道淤血致消化吸收障碍和营养不良等。
肝性脑病:是肝硬化最严重的并发症,亦是常见死亡原因之一。主要表现为性格改变、行为失常、意识障碍、昏迷等。
需要注意的是,肝硬化的症状可能因个体差异和病情严重程度而有所不同。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此外,对于患有肝硬化的患者,应注意休息、合理饮食、避免饮酒和使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同时,定期复查肝功能、腹部超声等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