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C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胆汁淤积性肝病,好发于中年女性,早期症状不典型,易被忽视,晚期可出现多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其早期症状主要有皮肤瘙痒、疲劳、食欲不振、腹痛、黄疸等,后期症状主要为肝硬化失代偿期表现及其他并发症。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胆汁淤积性肝病,好发于中年女性,其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PBC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典型,容易被忽视,晚期则会出现各种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了解PBC的早期及后期症状对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至关重要。
PBC的早期症状主要包括:
1.皮肤瘙痒:这是PBC最常见的症状,多发生在手掌和脚底,也可累及全身,瘙痒程度轻重不一,常为间歇性或持续性,夜间加重。
2.疲劳:患者常感全身乏力,休息后不能缓解,活动后症状加重。
3.食欲不振:表现为食欲减退、腹胀、恶心、呕吐等,部分患者还可有厌油、腹泻等症状。
4.腹痛:多为右上腹隐痛或胀痛,可放射至右肩背部,与饮食无关,常于劳累、情绪激动或气候变化时加重。
5.黄疸:皮肤和巩膜发黄,尿色加深,粪便颜色变浅。
6.其他:少数患者还可出现关节痛、发热、皮疹等症状。
PBC的后期症状主要包括:
1.肝硬化失代偿期表现:如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性脑病、自发性腹膜炎等。
2.其他并发症:如骨质疏松、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
需要注意的是,PBC的症状缺乏特异性,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因此需要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常用的检查包括:
1.肝功能检查:包括血清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等指标的检测。
2.自身抗体检测:如抗线粒体抗体(AMA)、抗平滑肌抗体(ASMA)等,对PBC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3.影像学检查:如B超、CT、磁共振等,可了解肝脏的形态、大小、结构等情况,有助于评估病情。
4.肝活检:是诊断PBC的金标准,可明确肝脏的病理改变。
对于PBC患者,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治疗方法主要包括:
1.熊去氧胆酸:是治疗PBC的首选药物,可改善症状,延缓病情进展。
2.免疫抑制剂:对于病情较重或熊去氧胆酸治疗无效的患者,可使用免疫抑制剂。
3.对症治疗:如瘙痒严重者可使用抗组胺药,黄疸明显者可使用退黄药物等。
4.肝移植:对于晚期肝硬化患者,肝移植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总之,PBC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有皮肤瘙痒、疲劳、食欲不振等症状的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