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膜性小肠结肠炎是一种主要发生于结肠和小肠的急性纤维素渗出性炎症,由肠道菌群失调引起,好发于接受广谱抗生素治疗、严重基础疾病、免疫功能低下人群,主要症状有腹泻、腹痛、发热、恶心呕吐、腹胀和全身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休克。
假膜性小肠结肠炎是一种主要发生于结肠和小肠的急性纤维素渗出性炎症,多由肠道菌群失调引起,主要发病人群为接受广谱抗生素治疗、严重基础疾病、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其主要症状如下:
1.腹泻:为最常见的症状,粪便多为糊状,混有黏液、脓血,有时呈水样。
2.腹痛:多为隐痛或痉挛性疼痛,可局限于下腹部,也可遍及全腹。
3.发热: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体温多在38℃左右。
4.恶心、呕吐:呕吐物可为胃内容物或胆汁。
5.腹胀:常与腹痛同时存在,腹胀程度轻重不一。
6.全身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休克等。
需要注意的是,假膜性小肠结肠炎的症状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部分患者可能症状较轻,容易被忽视。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在接受广谱抗生素治疗、严重基础疾病、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中,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粪便常规、结肠镜等,以明确诊断。
此外,对于高危人群,如接受广谱抗生素治疗的患者,应注意调整饮食,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同时,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交叉感染。如果出现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近期的用药情况,以便医生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总之,假膜性小肠结肠炎是一种严重的肠道疾病,需要引起重视。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