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急性发作期常用的西药有秋水仙碱、非甾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还可使用其他药物,如依托考昔、塞来昔布等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以及白介素-1拮抗剂等。此外,还需注意饮食控制、多饮水、避免饮酒等。
痛风急性发作期常用的西药有:秋水仙碱、非甾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
1.秋水仙碱:
作用机制:通过抑制中性粒细胞的趋化、粘附和吞噬作用,从而起到抗炎作用。
用法用量:口服首剂1mg,以后每1~2小时0.5mg,或每1小时0.5mg,至症状缓解或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时停药。一般48小时内不宜超过6mg。
注意事项:秋水仙碱不良反应较多,常见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长期服用还可能导致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等。因此,使用时需密切关注不良反应,尤其是胃肠道症状,一旦出现需及时停药。此外,秋水仙碱对骨髓造血功能有抑制作用,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2.非甾体类抗炎药:
作用机制: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而发挥抗炎、止痛作用。
用法用量:常用药物有吲哚美辛、双氯芬酸、萘普生等。根据病情轻重及患者对药物的反应,选择不同的剂量和用药途径。
注意事项:非甾体类抗炎药也可能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痛等,严重者可导致胃肠道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此外,长期使用还可能导致肾功能损害、心血管事件等。因此,有胃肠道疾病、肾功能不全、心血管疾病等病史者,使用时需谨慎。同时,使用过程中需注意药物的剂量和疗程,避免长期大量使用。
3.糖皮质激素:
作用机制: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能迅速缓解炎症症状。
用法用量:一般用于秋水仙碱、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无效或禁忌使用的患者。常用药物有泼尼松、甲泼尼龙等。剂量和疗程根据病情而定。
注意事项: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较多,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血糖升高、血压升高、骨质疏松等并发症。因此,使用时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剂量不宜过大,疗程不宜过长。同时,使用过程中需注意监测血糖、血压等指标,以及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以预防骨质疏松。
除了上述西药外,痛风急性发作期还可使用其他药物,如依托考昔、塞来昔布等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以及白介素-1拮抗剂等。此外,痛风的治疗还包括一般治疗和对因治疗。一般治疗包括饮食控制、多饮水、避免饮酒等。对因治疗主要是使用降尿酸药物,如别嘌醇、非布司他等,将血尿酸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以减少痛风的发作。
总之,痛风急性发作期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同时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禁忌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此外,痛风患者还应注意饮食控制、多饮水、避免饮酒等,以减少痛风的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