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肺炎全年均可发病,以儿童和青少年居多,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潜伏期约2-3周,症状轻重不一,可有发热、咳嗽、头痛等,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胸部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治疗以对症治疗和抗菌药物治疗为主,具有传染性,应注意隔离和预防并发症。
支原体肺炎是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成人也可患病。支原体肺炎全年均可发病,尤以冬春季多见。支原体肺炎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潜伏期约为2-3周。
支原体肺炎的症状轻重不一,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典型症状为发热、咳嗽,咳嗽多为阵发性刺激性呛咳,咳少量黏痰,有时痰中带血。发热可持续2-3周,体温恢复正常后可仍有咳嗽。儿童患者的症状相对较重,可出现高热、呼吸困难、喘憋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伴有头痛、肌肉疼痛、乏力、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
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胸部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胸部X线或CT检查可发现肺部炎症浸润影,呈节段性分布。实验室检查可有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C反应蛋白升高,血清支原体抗体检测阳性。
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主要包括对症治疗和抗菌药物治疗。对症治疗包括止咳、祛痰、退热等。抗菌药物治疗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阿奇霉素等。疗程一般为2-3周,具体疗程视病情而定。
支原体肺炎具有传染性,患者应注意隔离,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咳嗽、打喷嚏时应掩住口鼻,勤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同时,应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对于儿童、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支原体肺炎的症状可能不典型,病情进展可能较快,需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及时就医治疗。此外,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感染支原体肺炎后,病情可能加重,需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同时注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及时诊断和治疗是关键。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