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炎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治疗肠炎的常见中成药有葛根芩连丸、参苓白术散、补脾益肠丸、固本益肠片、肠胃宁片等,需在医生指导下辨证使用,同时注意饮食卫生。
肠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根据病因的不同可分为感染性肠炎和非感染性肠炎。治疗肠炎的中成药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药物:
1.葛根芩连丸:由葛根、黄芩、黄连、炙甘草组成。具有解肌清热,止泻止痢的功效。用于治疗泄泻腹痛,便黄而粘,肛门灼热等症状。
2.参苓白术散:由人参、茯苓、白术、山药、白扁豆、莲子、薏苡仁、砂仁、桔梗、甘草组成。具有健脾、益气、祛湿、止泻的功效。用于治疗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稀溏等症状。
3.补脾益肠丸:由黄芪、党参、砂仁、白芍、当归、白术、肉桂、延胡索、荔枝核、干姜、防风、木香、补骨脂、赤石脂组成。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涩肠止泻的功效。用于治疗脾虚泄泻,腹痛肠鸣等症状。
4.固本益肠片:由党参、炒白术、补骨脂、麸炒山药、酒萸肉、煅龙骨、煅牡蛎、炙甘草、炮姜、防风、白芍、延胡索、地榆炭、赤石脂组成。具有健脾温肾,涩肠止泻的功效。用于治疗脾肾阳虚所致的泄泻,症见腹痛绵绵、大便清稀或有黏液及黏液血便、食少腹胀、腰酸乏力、形寒肢冷等症状。
5.肠胃宁片:由党参、白术、炙黄芪、赤石脂、姜炭、木香、砂仁、补骨脂、葛根、防风、白芍、延胡索、当归、儿茶、罂粟壳、炙甘草组成。具有健脾益肾,温中止痛,涩肠止泻的功效。用于治疗脾肾阳虚所致的泄泻,症见大便不调、五更泄泻、时带黏液,伴腹胀腹痛、胃脘不舒、小腹坠胀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中成药治疗肠炎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辨证使用,避免自行用药。同时,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