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常备药包括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肥大细胞稳定剂、减充血剂和中药等,具体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症状选择,并注意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患者需要常备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以下是一些关于过敏性鼻炎常备药的建议:
1.抗组胺药:抗组胺药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常用药物,可减轻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根据药物的作用时间,可分为第一代和第二代抗组胺药。第一代抗组胺药如氯苯那敏、苯海拉明等,作用时间较短,容易引起嗜睡等不良反应。第二代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作用时间较长,不良反应较少,但价格相对较高。
2.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特效药物,可减轻鼻黏膜炎症,缓解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糖皮质激素有鼻喷剂和口服两种剂型,鼻喷剂使用方便,不良反应较小,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首选药物。口服糖皮质激素一般用于严重的过敏性鼻炎或其他治疗方法无效时。
3.肥大细胞稳定剂:肥大细胞稳定剂如色甘酸钠、奈多罗米钠等,可稳定肥大细胞,减少过敏介质的释放,预防过敏性鼻炎的发作。肥大细胞稳定剂一般在过敏季节前使用,可预防过敏性鼻炎的发生。
4.减充血剂:减充血剂如羟甲唑啉、赛洛唑啉等,可减轻鼻黏膜充血,缓解鼻塞症状。减充血剂不宜长期使用,一般使用不超过7天,以免引起药物性鼻炎。
5.中药:中药治疗过敏性鼻炎也有一定的疗效,如鼻炎康、藿胆丸等。中药治疗过敏性鼻炎一般需要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症状选择合适的中药方剂。
需要注意的是,过敏性鼻炎患者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按照医嘱用药,避免自行增减药量或更换药物。同时,过敏性鼻炎患者还应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保持室内清洁,避免吸烟和空气污染等。
此外,对于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等特殊人群,使用药物时应更加谨慎,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减弱,使用药物时也应注意调整剂量。
总之,过敏性鼻炎患者应根据自己的症状和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并注意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同时,应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室内清洁,加强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以预防过敏性鼻炎的发生。